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关于印发《2018年上海市体育局工作总结》的通知
2019-01-11 来源: 上海体育
  印发时间:2019-01-11 13:52:00

 

沪体办201943

 

 

关于印发《2018年上海市体育局

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区体育局,市体育局直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市体总秘书处:

2018年上海市体育局工作总结》已经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总结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2018年度工作,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好2019年工作计划。

特此通知。

 

 

       上海市体育局

2019111

    

 

2018年上海市体育局工作总结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体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健康上海的目标,以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为价值追求,努力对标改革发展要求,对标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对标体育运动客观规律,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开展大调研工作,加快推动从办体育向管体育、从小体育向大体育、从体育向“体育+”转变,在全市相关部门和各区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下,通过市、区两级体育部门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新成绩和新进步,为加快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一是丰富供给,不断增加市民身边健身设施。超额完成年度市政府实事项目,全年共新建89条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72片市民球场、新建改建342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针对公园绿地体育设施短缺的问题,联合市绿化市容局制定印发了《上海市公园绿地市民健身体育设施设置导则(试行)》,鼓励各区和有关部门在公园、绿地等区域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针对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度不够的问题,制定了《关于本市公共体育设施(场馆)附属空间对公众开放管理的指导意见》,积极协调推进附属空间对公众开放工作。制定《进一步推进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区因地制宜建设市民健身中心。二是提升品牌,办好2018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进一步丰富城市业余联赛项目设置,优化比赛板块,共设置项目联赛10项、项目系列赛37+X”项、品牌特色赛事活动“12+X”个;改革赛事活动组织方式,调动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共计130家协会和企业获得承办权。全年共举办赛事6186场,参与人数超80万,参与人次近250万,均创历史新高。根据评估办法,完成赛事评估工作,公布评估结果。三是强化服务,加大对市民身边的科学健身指导。在各区体育部门共同努力下,推进试点建设9个社区体医联建站,联合卫生部门积极推动体医人才交叉培训,会同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开展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化服务试点,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招募、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化运作新模式;继续开展市民体质监测、发布工作,实施社区体育服务配送共计5654场,青少年体育基础培训448场,服务人次达16万。加快推动智慧体育发展,建成并试运营上海体育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初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四是非奥项目取得新的突破。棋牌运动员居文君在国际象棋世界大赛上两夺“棋后”桂冠,成为上海历史上女子国际象棋“棋后”第一人,并被新华社评为2018年度全国“十佳”运动员。上海队在国际象棋甲级联赛中成功卫冕冠军,完成了三连冠,并成为唯一的“六冠王”。运动员支正毅获得航天模型高度火箭项目(S1B)世界冠军,是上海航空航天模型运动队时隔30多年后获得的首个成人世界冠军。五是拓展内容,成功举办第五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鼓励社会力量共同举办系列活动,大力推动冰上运动进校园,推动上海冰雪项目发展。

二、加强竞技项目新周期备战工作

一是加强竞技体育备战组织领导。成立了夏季和冬季运动备战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及人员分工。新引进了60名、新选调91名运动员补充到一线运动员队伍;各项目国家集训运动员保持在130名左右;重新聘任了281名一线教练员,其中高级职称及以上占37%。组织了对各训练单位四年规划、年度计划及亚运会选拔、二青会备战方案等调研盘点。全面总结了体制外联办共建队伍合作情况,对开展重叠项目制订了联合组队参赛选拔办法。与上海体育学院、梅体网球俱乐部等7家单位共建备战队伍,与美帆游艇俱乐部共建诺卡拉级帆船队伍,制订了马术运动整合社会资源共建备战队伍以奖代补办法。加强竞技体育战略合作,与广西、青海等省体育局签订竞技体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备战冬奥会和全冬会,与总局共建国家雪车队、国家青年冰壶队,与新疆等省体育局签订冬季冰雪项目联合培养合作协议,组织了300多名运动员报名参加总局的跨界跨项选材工作。二是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全年,上海45次获得世界大赛冠军,全国最高级比赛(奥全运小项),上海在田径、自行车、排球等项目上获得了22枚金牌、24枚银牌、31枚铜牌。今年韩国平昌冬奥会上,田径跨项运动员邵奕俊作为舵手参加了中国男子四人雪车项目比赛,这也是上海选手第一次出现在冬奥会的舞台上。在今年雅加达亚运会上,上海有76名运动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在田径、跳水、射击等11个分项、14个项目中获得19人次金牌,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保持亚运会金牌榜第一做出贡献。在今年全国雪车锦标赛上,获得了男子四人推车等3枚奥全运项目金牌。联合培养运动员在速度滑冰男子团体追逐等项目上也有优异表现。三是职业体育取得佳绩。上海上港以提前一轮的成绩夺得2018年度中超冠军,被广大市民评选为2018年度上海市十大新闻之一,这是上海足球历史上第一个中超联赛冠军。上港、申花包揽了中国足球U23联赛冠亚军。上海男排实现了“四连冠”、“十四冠”伟业。上海女排时隔6年再次杀入决赛。上海女篮获得赛季第3名。四是强化科医科教和运动员文化建设。制定《上海市体育局专业运动队反兴奋剂工作管理办法》,完善反兴奋剂工作督查制度,集中开展专项整顿,加大违规处罚力度,构筑坚固的反兴奋剂防线。集聚资源持续加大科技助力备战工作力度,全年组织申报体育科研课题159项,立项69项。整合资源提升医务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全市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保障备战工作,做好定点医院保障、实施第三轮医疗援体合作,9家医院对口援助8个训练中心启动实施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三轮医疗援体合作。加大体育人才的培养力度,完成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以及“上海市领军人才”选拔推荐工作。组织开展2018年体育教练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扶持体系,做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加强职业转换辅导。顺利实施第三期“百人计划”青年教练员培训和一线教练员专题培训,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通识知识更新轮训工作,努力提升教练员培训实效。完成体职院文化教学部分的平稳过渡,进一步完善局系统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机制,切实提高运动员文化教学质量。

三、创新办好第十六届市运会

举办以“活力市运、闪亮青春”为主题的开幕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开幕式体现节俭却不失精彩,受到社会一致好评。本届市运会全面对接奥全运,以“大体育观”的视角全面检验本市青少年体育训练、体教结合和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成果,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一是规模远超历届,参与人数创新高。全市16个区全部组团参加青少年组比赛,46所高校组队参加高校组比赛,注册运动员达到了3万余人,进入决赛阶段的运动员近2.3万人;新增活动版块,市教委、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及各区举办项目多样、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青少年体育活动,9大活动项目参与总人数达220万人次。二是队伍主体多元,竞赛成绩屡有突破。本届市运会参赛队伍既有以少体校、普通中小学为代表的体教结合办训模式的运动队,也有社会俱乐部的运动队。广大青少年顽强拼搏,争创佳绩,共有16人创10项上海市青少年纪录,15人超3项上海市青少年纪录;游泳、举重项目中,共有29人创27项上海市青少年年龄组纪录;31人超19项上海市青少年年龄组纪录。三是广泛开展各类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与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东方体育日报、五星体育等媒体合作,充分发挥各参赛单位官方微信、微博和APP等新媒体的作用,集中报道赛事期间精彩活动,整个办赛期间共发布原创新闻报道合计2100余篇(条)。启用网络直播形式收看总人次达到280万以上,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四、强化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为青少年掌握23项体育技能搭建平台:以暑期为重点,开展11个项目36期青少年体育公益夏令营,完成覆盖全市46个街道的青少年社区体育配送,联合媒体办好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青少年体育品牌赛事;开展以选拔优秀苗子为主要目标的市青少年十项系列赛,共举办10个大项18个分项的51站比赛,参赛运动员近2.5万人次。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创新开展青少年社区运动会、“六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公益开放日活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等,参与青少年近3万人。以“政府引导、社会举办、多元投入、共同监管”的模式,搭建平台,扶持青少年体育协会、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相关企业等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推进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扶持7个项目协会培养青少年体育指导员1000人。优化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优秀苗子队伍不断壮大,今年上海市青少年注册运动员32601人,注册教练员2710人。推进校园体育一条龙项目布局,做实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推进市级体校改革规划布局。强化教练员队伍建设,评选43名“优秀教练员工作室”带头人和39名“明翔计划”教练员。

五、加快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

加强赛事规划布局,深入推进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建设进程,全年国际国内重大比赛175个,其中国际赛事71个,占比达四成。坚持引进与自主培育相结合,打造优质品牌。巩固并继续办好F1中国大奖赛、ATP1000网球大师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环球马术冠军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顶级赛事,放大赛事综合效益;加快引进和培育高品质赛事,女子高尔夫球别克LPGA锦标赛、2018 UIM 世界 XCAT 摩托艇锦标赛中国系列赛上海站等国际顶级赛事相继落户上海;JUMP10世界街球大奖赛、“上海杯”诺卡拉帆船赛、上海中心国际垂直马拉松赛等一大批本土原创品牌赛事影响力逐步扩大;完善2019篮球世界杯上海赛区、武术世锦赛及2021赛艇世锦赛的组织体系,稳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优化体育赛事发展环境。为统筹规划体育赛事,编制印发了《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了《关于本市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体系设置的若干规定(试行)》等文件,规范社会主体的办赛行为。

六、加快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能级

一是加强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保障。召开了2018年上海市体育产业联席会议,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发展协同机制。制定出台市政府《关于加快本市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体育产业30条),进一步明确了上海体育产业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路径制定《上海市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召开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推进会,出台《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动四省市体育产业规划衔接、政策互惠、赛事联通、项目互动、平台共建。成功举办了2018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资源配置上海峰会等活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市发展改革委在《上海服务业发展报告》中设置“体育产业”篇章;市商务委将体育赛事、职业体育经纪、体育知识产权等纳入《上海市服务贸易指导目录》;会同市经信委编制了本市体育产业地图,纳入全市产业地图;会同市文广局等部门,推进全球电竞之都建设,指导市电竞协会在全国率先实行电竞运动员注册制;会同市旅游局编制了《上海市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修订《体育旅游休闲基地服务质量要求及等级划分》地方标准,全年评定了13家上海市星级体育旅游休闲基地,申报入选全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10项,其中包括十佳项目6项。二是本市体育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统计显示,2017年本市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1266.93亿元,同比增长21.1%;增加值470.26亿元,占当年全市GDP比重1.6%;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5.5%81.7%;本市主营体育产业的机构达11489家,同比增长28.9%;体育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均体育消费达到2460元,占本市人均消费总支出的6.2%

七、推进重大体育设施项目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和推进下,徐家汇体育公园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浦东专业足球场项目于20184月开工建设,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嘉定市民体育公园项目一期足球公园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崇明体育训练基地建设项目于年底完成开办入驻,交付使用;完成了帆船帆板基地项目选址和项建书申报工作;完成了自行车馆项目项建书申报工作;抓紧了赛艇世锦赛水上运动中心场地改造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浦东、长宁、崇明、宝山等区加大了体育重大项目规划建设。

八、全面深化体育领域改革

进一步理顺体育管理机制。以崇明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启用和上海体育职业学院职能调整为切入点,组建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和训练基地管理中心。整合市属场馆,推进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组建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规范体育场馆经营行为。持续深入推进足球改革,召开市足球改革发展联席会议,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系列政策落地;基本完成与足管中心脱钩,实现协会独立自主依法自治。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系改革,完成市体育总会换届改革,构建体育社会组织枢纽式管理的新格局,更好适应上海体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九、不断加强体育法治建设

贯彻市政府有关要求,圆满完成了上海体育“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配合市人大开展《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执法检查,会同市有关部门对市人大审议意见逐条进行了认真办理。修订出台市政府规章《上海市体育设施管理办法》。修订游泳、攀岩高危体育项目经营许可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大高危体育项目监管力度,2018年游泳场所夏季开放期间共有737家持证游泳场所对外开放,共接待泳客880余万人次。起草《攀岩场所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积极做好“一网通办”相关工作。

十、不断提升体育党建和大调研工作成效

注重思想引领,聚焦重点工作,服务中心大局,深入开展改革形势任务教育,扎实推进主题实践活动,强化作风建设,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加强巡查整改,加强信访调处,强化督查监督和案件查办,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积极策划宣传报道,主动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处置应对舆情,做好重大赛事、重要活动和上海体育改革四十周年等重大事件的宣传,摄制《沸腾时代》上海体育改革开放40周年纪录片,讲好上海体育故事,提升上海体育形象。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大调研工作要求,局领导及机关同志广泛深入基层单位、各区、体育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大调研,全年共开展大调研180次,调研对象384个。坚持边调研边解决、边走访边落实,按照“任务认领、提出方案、跟踪进展、结果反馈、完成确认”五步工作法,共收集各类问题291个、建议376条,已解决问题235,形成一批制度调研成果,努力以实际成效推动上海体育发展,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积极报送市委《大调研工作简报》、市政府办公厅归口单位大调研《情况反映》和“上海大调研”微信公众号,合计录用26篇。

认真做好体育对外交流,全年共接待来访人员50510余人次,自主组团出访供给74批次701人次,对外交流的规模、等级、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

认真做好信访、安全维稳工作,强化来电、来信、来访和网上信访等事项的办理,及时处置突发信访事件,全年共处理信访121件,有效回应诉求;改革“大安全”工作机制,构建包括内部治安、保密、消防、保卫、维稳、防汛防台等在内的大安全工作格局,确保体育事业有序发展;积极承办人大代表意见和政协提案26件,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认真做好老干部、工青妇等工作,关心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回顾2018年工作,我们牢牢把握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牢牢把握政策制定、聚焦发力,牢牢把握转变职能、整合资源,牢牢把握工程节点,力推求效,牢牢把握宣传调研、营造氛围,在本市全民健身联席会议、体育产业联席会议、足球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和体教结合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富有实效的工作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工作短板,体育基础管理的薄弱跟不上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体育人才队伍储备的不足跟不上体育改革任务的需求,体育干部队伍敢于创新、富有创造的紧迫感还不强。这些问题,需要在明年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