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904号提案的答复
2021-06-11 来源: 上海体育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顾薇玲、孙立坚、张文明、董敏华、金国伟、王勇、陈玲、王音睿、陆小聪委员

您们提出“0904”号“关于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提升资源配置能力,打造上海体教融合新标准、新模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完善顶层设计,规范社会办训秩序

为顺应不断提升的社会需求、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市体育局大力扶持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发展。为强化管理,规范社会办训秩序,研制了《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星级评定办法》,围绕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工作保障、赛事活动开展、后备人才培养等8个方面制定评估标准,以3年为个周期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星级评定。

通过组织申报、俱乐部自评打分、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环节,连续实施四个周期的星级俱乐部评定,逐步形成了一批有品牌、有特色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提供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为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康有序发展,推动体育强国建设,2020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公安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意见》,要求多点发力,分类施策,明确目标,加强监管,促进社会体育俱乐部规范发展,以创新社会治理,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2021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研制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级评定办法(试行)》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级评定标准》,并开展意见征求工作。市体育局结合工作实践和我市市情,对相关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

下一步,市体育局将会同市教委等部门,完成修订并出台《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社会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办法(试行)》,以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引导。

二、体教协同培养,配齐配强师资队伍

近来年,为促进运动项目的普及推广,充分发挥市级单项协会的行业引领作用,市体育局积极鼓励单项协会创立青少年大众教练员技术等级标准,开展大众教练员培训,充实项目指导人员队伍。另外,市青少年体育协会也积极组织开展社会体育机构青少年教练员培训认证,进一步提高了青少年体育专业指导水平。同时,市体育局会同市教委组织开展体育传统校教师体育专项技能培训计划,不断增强体育传统学校运动队办训能力;持续推进优秀教练员进校园,配合市教委推进学校体育兼职教师制度。

市教委积极拓宽体育教师引进渠道,2018年起在部分区开展兼职教师到校带训工作试点,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鼓励学校面向社会专业机构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完善体育教师专业培训体系,通过跨项目培训、交流研讨等多种途径提升专业素养;鼓励有一定专长或基础的学科教师“一岗多能”,鼓励延聘、返聘体育教师,通过承担部分体育带训及赛事活动组织等工作,对体育师资队伍形成有益补充;此外,加强经费保障,将承担课余训练、带队比赛等的工作量折算成相应课时,完善教师及教练员工作量核算、薪酬待遇、职称发展以及管理办法。

下一步,市体育局还将会同市教委整合本市教育、体育等优质资源,积极探索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探索先入职后培训再上岗。鼓励体校教练员参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专项运动技能培训。通过购买体育教育教学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对专业教师、教练员配备指导和管理。

三、优化社区设施,提高体育锻炼效率

我市积极推进青少年体育健身场地建设达标工程,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基本实现市、区、街镇和居村四级健身场地全覆盖;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利用,创新改建,开发各类场地健身功能;整合社会体育资源,积极推动教育资源社会共享、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公共体育场馆面向青少年优惠开放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充分利用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积极创建校外体育活动中心,为青少年提供校外体育活动平台。

下一步,市体育局将会同市教委逐步提高学校体育条件基本标准,加强场地综合开发利用,建成一批多功能、智慧型体育场馆,运用多功能、多用途、可转换的健身设施,完善运动休整室等配套设施。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鼓励向学生公益开放。加强社会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规划,新建项目优先建在学校或周边。加强社区青少年活动场地和设施建设。加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鼓励与地方共建共享。

此外,市体育局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推广复制一批成熟的生活数字化场景,再造一批全新的试点场景。“十四五”期间,计划实现市区两级公共体育场馆和体育公共设施的精细化和智慧化管理;建立场馆物联子系统,实现场馆设施设备节能、安全的智能化管控和精细化、可视化管理;建立场馆运营子系统,通过数字化提升场馆的培训、场地、票务、赛事等方面的运营管理水平,并基于大数据持续跟踪,逐渐形成健身指导人员和健身人员的数字化画像,提供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共体育场馆的服务质量。

我们将认真吸纳你们的宝贵建议,整合本市各部门优质资源,做好顶层设计,规范社会力量,统一项目标准,统筹资源配置,强化管理和督导,积极高效推动上海深化体教融合工作进程。

感谢您们对上海体育改革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体育局

2021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