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上观新闻:远远不止“健康码”!用“随申码”还能看病、健身、乘公交……来看攻略
2020-09-04 来源: 上海体育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上海推出“随申码”服务,通过大数据赋能,创新管理服务方式,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已累计使用超12.6亿次,用码人数超3400万人。

今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奇介绍,在前期试运行基础上,“随申码”一批生活应用功能正式上线运行,包括支持市民乘坐地铁、公交、轮渡等出行,以及到公立医院“凭码就医”等功能。

打造市民随身服务码

今年2月17日,“随申码”正式上线,以“绿码、黄码、红码”作为个人健康的参考凭证。随后,“随申码”不断迭代更新,扩大用户覆盖人群,支持港澳台人士、外籍人士获取,上线企业版助力复工复产和精准防控,并推出“亲属随申码”为学校复课、儿童出行等带来极大便利。相关部门依托“一网通办”和大数据赋能,在多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城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赵奇表示,作为上海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的重要抓手,“随申码”起源于疫情,但应用不局限于疫情防控。“随申码”设计之初就定位为本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市民随身服务码。接下来,本市将继续围绕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等场景,深入推进“随申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挖掘“随申码”长期应用价值,全力将“随申码”打造为本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市民随身服务码。

“随申码”的总体发展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到2020年底,进一步完善“随申码”功能体系,大力开展“随申码”各场景应用试点,总结试点经验,加快复制推广;第二个阶段是到2021年底,深度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打造信息高度集成的数字化平台,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型应用生态体系,为市民提供互联、泛在、智慧的数字服务。

具体而言,上海将继续在社会治理、城建交通、文旅体育、司法管理、赛事活动、信用权益等领域,分类推进“随申码”应用。比如,在社会治理领域,探索将“随申码”应用到小区管理、治安管理、实有人口管理、人口普查等方面。在交通城建领域,对有条件的停车场试点“随申码”停车付费;试点运用“随申码”升级本市建筑工地实名制登记系统,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在文旅体育领域,在本市更多旅游景点、文化体育场馆、公园、度假区等,推行“随申码”预约、购票、验票、入场。在司法领域,探索在探视、开庭、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司法活动中的应用。在本市承办的赛事、展会、大型会议活动中,使用“随申码”进行身份识别、资格验证等,提升相关场所的通行效率和大型活动管理能力。在信用权益领域,通过大数据对特定人群进行标签化管理,从而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赵奇表示,相关部门也将做好“随申码”基础能力提升,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为提升政务服务能级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随申码”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用起来究竟安全不安全?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大数据中心中心主任朱宗尧表示,支持高并发、确保高可用、保障数据权威,并采取了严格的安全等级保护机制,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通过技术、制度、管理三道“防火墙”,形成闭环安全管理,保障数据安全。接下来市大数据中心还将不断进行优化,确保“随申码”高效、安全、可靠运行。

医疗:看病扫码挂号、脱卡支付

在医保就医领域,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开展医疗付费“一件事”改革,打通了“随申码”和医保电子凭证,在看病就医场景中,实现“随申码”挂号、就诊、付费全流程办理,病人看病免带实体卡,就医付费不排队。8月底,已实现全市公立医院医疗付费“一件事”全覆盖。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在线申领“随申码·医保”中的“医保电子凭证”,实现扫码挂号、脱卡支付。如果出门忘带医保卡或在就医过程中出现医保卡损坏、丢失等情况,都可以通过“医保电子凭证”继续完成就医流程。

针对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电子凭证”尚未覆盖到的儿童患者的情况,本市也在全国首创儿童医保电子凭证的“上海方案”,“随申码”支持未成年人利用“亲属随申码”实现医保看病就医,家长替家中未成年人亮码,即可实现线下医保就医支付。

儿童患者的亲属(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可通过“随申办”APP或“随申办”微信小程序、“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在本人“随申码”界面的右上方申领“亲属随申码”进入。本市儿童医保患者由亲属带领凭借“亲属随申码”可直接在儿童类医疗机构进行“脱卡”就医。目前已经在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华医院试点上线运行,其他综合类医疗机构也会陆续开放相关服务功能。

此外,近期逐渐兴起的互联网医院,也依托“随申办”的强大技术后台支撑,基于“随申码·医保”的后台智慧化比对核验,带来“互联网+医疗健康”便利服务,使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实现网上复诊、医保结算。

文体场所:亮码入场,免押借书

5月底,市体育局将“上海市游泳场所泳客健康承诺卡”与“随申码”关联,泳客到游泳场馆出示“随申码”,即可核验健康状态并快速入场。截至8月底,共有150家游泳馆已实现“随申码”和“健申码”的互联互通,“随申码”扫码记录超83万人次。

虹口足球场、上海大剧院等文体场馆实现闸机扫码入场,观众只需出示“随申码”即可同步核验身份信息、健康信息、购票信息。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表示,接下来将在全市更多体育场馆进一步推广二码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为市民提供安全有序的健身环境。

此外,上海图书馆推进“随申码”全场景使用,3月份实现扫“随申码”过闸机入馆,同步核验健康状态和预约信息,还实现了通过“随申码”办理外借读者证,近期市民将可通过“随申码”信用核验功能实现免押金图书借阅。

出行:公交、地铁扫码即可乘车

在交通出行领域,市交通委推进上海交通、上海公交、乐行上海等3个APP与“随申办”APP的整合。已先期将市民关注度高、使用频率最多的“公交实时到站信息”、“交通卡余额”、“实时路况”、“充电桩查询”、“停车场查询”等功能整合入“随申办”APP。目前,市民乘客可以通过“随申办”APP实现刷码乘坐地铁、公交、轮渡等公共交通出行。

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董爱华介绍,该功能自7月中旬上线以来,已有超过13.28万用户通过“随申办”APP开通“上海地铁二维码乘车服务”,超过4.7万用户开通“上海公共交通乘车码”。

下一步,交通部门将继续研究推进本市交通行业二维码整合的相关工作,一方面完成交通运输部二维码标准的统一,实现本市交通领域二维码的一码通行;另一方面为本市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为未来实现二维码的全国互联互通奠定工作基础。

办事:“带个手机就行了”

在政务服务领域,5月份,本市在部分行政服务中心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将“随申码”应用到政务服务办理环节。如今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未带实体身份证的居民群众,只需亮出“随申码”,由中心工作人员用扫码枪扫读,即可完成身份认证,从而进入办事流程。如市民群众办理的事项需要其他证照,也可通过亮“随申码”直接调取电子证照,从而实现证照免交。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介绍,下一步,本市还将继续拓展“随申码”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使用功能,市民群众不仅可以将“随申码”作为通行凭证,还可以通过亮“随申码”进行取号、调取电子证照,从而进行事项办理,全程都无需携带实体身份证,“最理想的状态是‘带个手机就行了’。”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在黄浦区进行试点,下一步将在全市各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面铺开。

在政务服务“好差评”领域,本市还结合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7月31日,本市推出“随申码”离线码,在本市多数政务服务窗口实现支付宝、微信扫码评价。9月中旬,还将在公安、税务窗口上线。通过扫码评价窗口服务,进一步拓宽公众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改善政务服务体验度。

在社会治理领域,在部分区推出商铺“随申码”,汇聚沿街商铺注册许可、监督检查、消费评价等数据,监管人员扫码即可开展检查,市民扫码可查询相关信息,让政府监管更加高效、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