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上海市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深化体医融合,普及科学健身,打造运动健康科普交流和展示平台,促进运动健康理念、知识和技能传播,在上海市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第一届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推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专家委员会
协办单位: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体育宣传教育中心
二、推选类别
推选活动共设置“运动健康科普人物”、“运动健康科普作品”、“运动健康科普基地”三个类别。
三、申报条件
(一)运动健康科普人物
授予在本市长期从事与运动健康相关的科普教育、科普宣传或科普公益活动,在提高市民运动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推广或在科研成果科普转化应用等方面作出贡献,具有一定影响力,产生良好社会效益,拥有公认的运动健康科普成绩的个人。按照个人参与运动健康科普的贡献和传播影响力综合评价,设置两个细分类别,评奖数量分别为:杰出人物(≤10人)、新锐人物(≤10人)。
其中:“新锐人物”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运动健康科普作品
2020年以来创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原创性),主要围绕运动健康科普知识传播、运动健康技能传授相关的视频类、图文类、图书类优秀科普作品。从高到低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入围奖”四个细分类别,数量分别为:视频类(≤30件)、图文类(≤20件)、图书类(≤10件)。
申报要求如下:
1.视频类。包括短视频和长视频,可以是单集作品或系列作品。作品画面质量优,构图合理,字幕及配乐得当,可供后续传播使用,为MOV、MP4等格式1080P高清影像。短视频不超过5分钟,长视频5分钟以上。人物访谈类作品不纳入评选范围。
2.图文类。包括科普文章、漫画、海报、折页等。聚焦运动健康话题,要点突出、形式新颖、设计美观,有较强的传播价值,具有原创性。科普文章需以文字形式上报,一般不超过5000字,需附刊载页面图片或者刊载网址链接。漫画、海报、折页等需上报JPG格式文件,海报尺寸一般为60cm×80cm。
3.图书类。包括著作、编选作品、翻译图书、编译图书、画册等。要求为本市公开出版发行的运动健康科普图书,文字为中文简体,作品选题明确,通俗易懂,结构完整,传播面广,社会评价良好。全外文科普作品不纳入申报范围。
(三)运动健康科普基地
授予在本市运动健康科普教育、科普宣传、科普服务社会、体育健身文化传播等方面作出贡献,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运动健康服务场所。数量为:场所机构(≤10个)。
申报条件如下:
1.在本市依法成立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2.提供运动健康主题的公益性科普服务,发挥面向公众的运动健康科普教育、科普宣传和科普示范作用。
3.重视运动健康科普工作,接受体育、卫生健康等相关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4.常年向社会公众开放,发挥运动健康科普宣传教育作用,社会评价良好。
5.运动健康科普内容丰富,展示面积150平方米以上,并配备相应设施和器材(如音像设备、与专业有关的演示设备、模型、展板等)。
6.相关场地和设施的布置合理,具有良好的运动健康科普教育氛围。
7.有面向公众进行科普传播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情况良好。
8.有工作人员负责基地管理和服务,配备至少1名管理者和至少1-2名专兼职讲解员。
9.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接待制度,有明确的宣传教育内容、发展计划和运营方案。
10.经费比较充足,能保障基地持续运作。
四、申报方式
(一)自愿申报。“运动健康科普人物”、“运动健康科普作品”、“运动健康科普基地”须以典型代表性的人物或项目形式申报,且申请者须对申报内容负责。
(二)择优推荐。本市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包括:各区体育局、各区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体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相关单位、协会、学会等。
五、联系方式
申请者应认真填写申报表(见附件1-3),确认材料完整、真实,经推荐单位盖章后提交。请于2023年8月24日前将相关申报表发送至邮箱:stydjkxy@163.com。咨询电话:于老师 18817581240。
六、奖励方式
在上海市体育局、市卫健委指导下,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专家委员会组织业内专家选出运动健康科普人物、作品、基地,结果经公示后向获奖者统一颁发证书和纪念品,并在媒体对获奖者进行宣传报道。
附件:
1.“运动健康科普人物”申报表
2.“运动健康科普作品”申报表
3.“运动健康科普基地”申报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