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冰雪运动奥全运项目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
2019-10-11 来源: 上海体育
  印发时间:2019-10-11 10:14:00

  各区体育局、局各直属单位、有关项目协会:

  现将《冰雪运动奥全运项目发展规划(2019-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体育局

  2019年10月11日

  

  

  冰雪运动奥全运项目发展规划

  (2019-2025年)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本市冰雪运动创造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签订的《关于共同推进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总体目标的协议书》精神,为增强本市冰雪运动奥全运项目的综合实力,培养更多优秀运动队和高水平运动员,带动大众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冰雪产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和国家体育总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统筹协调,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补齐补强冰雪运动短板,破解制约冰雪项目发展难题,不断提高冰雪竞技水平,打造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相适应的优秀运动队,培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运动员,发挥上海冰雪运动在南方城市的“桥头堡”作用,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和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立足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域特点和场地设施等客观条件,明确冰雪运动重点项目,组建集训队伍,促进冰雪运动奥全运项目协调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坚持冰雪运动奥全运项目市场化、社会化办队方向,通过规划引领、资源配置、政策杠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冰雪场地和运动队伍建设。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在承办优秀运动队、选拔优秀运动员、举办各类比赛等方面,坚持公开透明、择优录用、公正公平,为运动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借助国家队、企业、学校以及冰雪运动强省优势,通过联办、输送、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推进本市冰雪运动奥全运项目快速发展。

  三、目标任务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筹办2022年冬奥会“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指示,在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到2025年,本市冰雪运动奥全运项目全面协调发展,竞技水平显著提高,为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重点项目队伍稳定。通过市运会、全国青运会和全冬会选拔、调整、充实,2020年组建相对稳定的市重点项目集训队,初步形成强队强项和完整的训练竞赛体系,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训练管理规范有序。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办队模式和管理体系,运动队训练、管理、保障等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训练质量显著提高;“训、科、医、教、服”一体化建设得到不断夯实。

  --政策保障建立健全。根据不同办队模式,形成相应的社会力量办运动队的政策制度、运作机制、保障和服务体系。

  --场地设施布局合理。市规划建设一处标准滑冰场,支持有条件的区、学校因地制宜建设冰雪场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冰雪场地建设以及运营管理,到2025年冰雪场地数量明显增长,能够满足市民健身和市、区运动队训练比赛需要。

  --竞技水平显著提高。2020年第十四届全冬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金牌、奖牌和总分全面超上届。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奖牌零的突破,为北京冬奥会“参赛也要出彩”作出贡献。2024年第十五届全冬会参赛运动队竞技实力明显提升,参赛成绩争创历届最好,为国家队输送更多优秀运动员。

  四、队伍建设

  (一)重点项目布局。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奥项目总体布局,结合本市开展奥全运项目的现状,冰雪运动奥全运项目总体布局为兼顾冰雪、协调发展。重点项目布局为“5+X”:5是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滑雪(个别小项)、冰球、冰壶、雪车;X是轮滑等全冬会全能项目。

  (二)重点队伍组成。市级层面通过区、协会与俱乐部、学校联办,以及与其他省市合作等方式,建立上海市男女冰球、男女冰壶、短道速滑、花样滑冰、滑雪、雪车和雪车青年集训队。运动队实行主教练负责制,教练团队保持相对稳定,运动员采用全国招聘、全市选拔,形成优胜劣汰竞争机制。根据不同办队模式,采取相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训练方式。各运动队承担参加全国青运会和全冬会任务,积极向国家队输送高水平运动员。有条件的区根据全市重点项目布局,利用俱乐部、学校和社会资源,通过以奖代补或购买服务方式,建立相应的运动队,参加市级各类比赛。

  (三)后备力量建设。通过项目单项协会、社会力量培养后备梯队,引进全国高水平运动员。加强轮滑、滑板、曲棍球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开办花样滑冰实验班,为市冰雪运动队输送人才。与市教委通过学校“一条龙”布局和设立的冰雪项目传统学校,增加后备人才厚度。把跨界跨项跨季选材作为常态化工作,制定相应措施,强化政策激励,提升跨界跨项跨季选材运动员及输送教练员荣誉感和获得感。市、区体校和各单项协会、训练单位主动输送、积极挖潜,为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五、工作措施

  (一)健全队伍管理机制。结合不同的办队模式,大胆改革创新,制定区别于体制内的运动队和运动员训练管理制度。单项协会和主管单位抓紧制定社会化、市场化条件下,教练员聘任、运动员激励、年度考评、训练和竞赛保障等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各运动队在熟练掌握冰雪项目制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运动员、企业职工运动员的学习工作特点,尽快形成训练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坚定不移贯彻反兴奋剂工作“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以“零容忍”态度,与各种兴奋剂问题做不懈的斗争。加强运动员、教练员思想政治工作,强化运动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礼仪修养,杜绝重大赛风赛纪事件发生。

  (二)加快教练团队建设。选拔一批中青年教练员,到冰雪强省学习,熟悉掌握冰雪项目训练规律,提高执教能力。鼓励各区以及社会力量引进一批高水平教练,执教重点项目运动队。各区、学校和项目协会要系统制定教练员培训计划,每年组织1-2次教练员培训,形成梯队贯通的训练教学体系。加强与国家集训队、冰雪运动强国强省交流合作,建立稳固合作关系,推动现职教练员轮训。

  (三)整合科研医务力量。充分运用本市科技、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组建冰雪竞技运动科医团队,加强冰雪运动理论研究,提高训练科技含量,加强训练过程监控,强化实战心理素养,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各相关单位要全力支持冰雪运动发展,在课题研究、人员配备、场地利用等方面,为冰雪项目运动队提供服务保障,形成工作合力。对国家队共建运动队以及入选国家队运动员,实施“一人一方案”,做好全方位保障。

  (四)发挥竞赛杠杆作用。将重点冰雪项目纳入市级青少年比赛序列。在冰壶、花样滑冰进入市运会的基础上,将冰球、短道速滑、室内滑雪纳入市运会。积极开展冰雪项目校际、区级比赛,扩大俱乐部联赛、U系列赛以及年度锦标赛影响力。每年组织1-2次国际比赛。各重点项目运动队每年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单项协会的要求参加各类比赛。

  (五)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制定人才选拔办法,拟定冰雪运动人才输送、跨界跨项跨季选材以及教练员、运动员引进政策。落实国家为加快发展冬季项目制定的相关政策。打通冰雪运动人才学业通道,在学校建立冰雪项目“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高校申办冰雪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吸纳优秀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市重点运动队以奖代补或购买服务、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津贴、年度成绩奖励政策。鼓励体育系统、企事业单位有计划地引进接收为国家和本市作出突出贡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每周期进行一次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评选活动。

  (六)加速冰雪市场培育。坚持开门办队,鼓励社会、企业、学校承办市级冰雪项目职业队,积极参与国家级职业联赛。通过各种媒体以及组织各类活动,加大冰雪运动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要动员更多的市民参与冰雪运动。“一条龙”布局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因地制宜落实场地、项目、教练、器材等,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鼓励学校、协会和社会组织每年定期组织冬令营,让更多的孩子对冰雪运动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以轮带冰、以板促雪,形成轮、板、冰、雪良性互动的局面。

  (七)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相关协议精神,市公共财政、彩票公益金会加大对冰雪运动场地建设、联办合办运动队以及后备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市体育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加快冰雪场地和队伍建设。支持各区人民政府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建设冰雪场地设施,扶持冰雪运动队伍,提升冰雪项目竞技水平。

  (八)培养壮大裁判队伍。建立冰雪运动裁判员选拔、登记、等级和考核制度,各项目每年组织1-2次裁判员培训。通过选派裁判员参加国内外高水平赛事以及市级竞赛的执裁工作,提高裁判员的现场把控能力。每个冰雪运动奥全运分项至少有1-2名在全国行业内具有权威和影响专家。

  (九)支持冰雪社团发展。市冰雪运动协会、冰壶运动协会全面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全力支持相关区、学校建立冰雪运动社团组织,建立健全社团组织网络,形成政府监管、协会主导、行业自律管理体制。鼓励社团定期组织工作交流,加强信息沟通,举办各类活动,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