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浦东]“我们的世界杯”,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浦东新区赛区比赛打响
2025-08-01 来源: 上海体育

  7月24日下午,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浦东新区赛区比赛在南汇体育场开赛,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局)体育处、浦东新区足协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并现场观摩比赛。此次比赛由浦东新区足协组织举办,为五人制足球赛,设置了男子初中组、高中组两个组别,比赛持续三天,共有12支初中组队伍、28支高中组队伍参赛。此次比赛参赛队员均为非注册运动员,孩子们在绿茵场上奔跑,全身心投入比赛,尽情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image.png1753972521379.png

  多重角色,绿茵场上的祖孙情今年是浦北八将队长陈宇聪第二次踏上晚报杯赛场,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赛场边上多了一位特殊的身影——手臂挥放,眉头紧松,一位老爷子正指挥着球队比赛,这正是陈宇聪的爷爷,年近70岁的陈卫国。

image.png

  去年,陈宇聪组织球队参加了晚报杯比赛,由于基本功不扎实且缺少训练保障,他们在赛场上铩羽而归。同样热爱足球的陈卫国在得知此事后,主动担任孙子队伍的领队,帮助他们日常训练。如何卡位、如何跑位、如何配合,都成了陈卫国给孙子加练的课程。与此同时,陈卫国还担任起了球队“大巴司机”的角色,“我们都住在金桥,孩子们往返通勤比较麻烦,我正好有车,能接送所有小队员们出行。”陈老爷子介绍说。除参加晚报杯外,爷孙俩平常也会坐在一块儿看球聊球。作为共同的爱好,足球就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让他们更加亲密。比赛结束,陈宇聪难溢感激之情:“我的爷爷教会了我很多理论知识,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混血学生,参加完晚报杯再出国晚报杯的赛场上集结着沪上各所初高中学校热爱踢球的学生们,这其中,也有一些外国面孔。他们或是对于足球有一份偏爱,又或者是沉浸式热爱中国文化,一同走上了晚报杯赛场。

image.png

  高中组大翔队的阵容中,就有一名中美混血的陌生面孔。从小生活在上海的Owen Green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正在候场的他向记者透露:“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晚报杯的比赛,挺好奇的。”浦东赛区的热闹参赛景象也让他连连点赞,“赛事氛围挺好的,天气也非常舒服,希望能踢出好的表现。”“我们过几天就要出国了,趁暑假期间来参加晚报杯的比赛。”来自曼村队的Sebastian是一名中英混血,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晚报杯比赛,他与Owen Green是来自协和双语学校的校友。“去年踢得不怎么样,今年肯定会踢得更好一些。”Sebastian说道。

  40年做好一件事,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对于一路见证新民晚报杯成长的高晓亮来说,用“热爱能抵漫长岁月”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作为浦东赛区裁判长,今年是71岁的高晓亮连续第40年参与新民晚报杯的裁判工作——是的,新民晚报杯创办了40届,高晓亮陪伴了40年。

image.png

  “40年前的晚报杯,我刚入行裁判岗位不久,第一次执裁晚报杯,既紧张又兴奋。”高晓亮回忆自己放在这项老牌赛事中最初的感情,“最主要的还是认真地吹罚每一场比赛。”一路走来,高晓亮从裁判成长为裁判长,内心感触颇深:“40年了,我也从年轻人变成老头子了,可每年参加晚报杯的孩子一直年轻着,让我感觉也很有活力。”如今晚报杯的赛场变化很大,高晓亮感叹道:“过去比赛都是烂泥地,场地条件比较艰苦,如今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优秀的场地草坪,专业的组织办赛,新民晚报杯真是一年年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