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2025年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会议在东方体育大厦召开。会议系统总结了本年度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工作成效,全面启动本市体育健身行业跨部门综合监管联合检查工作,要求各区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优化执法协作,有序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促进本市体育健身行业健康发展,切实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市体育局副局长许琦、市文旅局执法总队副总队长郭俊等出席会议。

许琦在跨部门综合监管联合检查工作动员讲话中指出,要深刻把握体育健身行业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法规规定落地见效。要用治理“绣花针”推动各项核心任务落实落细、取得实效,全力推进新平台试点应用,高质高效启动联合执法,强化宣传引导营造“优胜劣汰”治理格局。要以强大合力确保综合监管工作目标如期实现、行稳致远,压实行业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和经营主体首要责任,强化保障支撑和跟踪问效,实现监管效能跃升。
郭俊解读了市文旅局、市体育局联合发布的《上海市体育领域违法行为线索移交与执法协作办法(试行)》,并部署跨部门综合监管行政执法工作要求,强调各区文化执法机构和体育部门要规范协作流程,优化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强化相关人员的法治培训,确保落实到位、有效衔接。
会上,市社体(竞赛)中心负责人作本年度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工作通报及下阶段工作安排;市体育局规划产业处(法规处)相关负责人宣读跨部门综合监管联合检查工作方案;嘉定区体育局、宝山区文化执法大队、五氧健身等相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上海市体育局、市文旅局执法总队、市社体(竞赛)中心、市场馆设施中心、各区体育部门及文旅执法大队、市健身健美协会、健身企业代表等120余人参会。
今年3月1日,依据《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制定的《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正式施行。截至今年三季度,市、区体育部门累计开展政策宣贯25场,覆盖全市16个区1610家(次)经营者;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和走访调研438次,涉及870个(次)门店;检查发现,符合“预收资金限额、限期、限次”规定的门店占比为80.2%。体育健身行业作为试点行业配合本市单用途预付卡协同监管新平台建设,实质跑通预付资金全流程监管路径,累计监管预付卡35000余张,监管资金2000余万元。在市场自我调节和政策规范引领下,行业经营者主动贯彻落实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规定,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推动行业良性健康发展。截至三季度,上海市单用途卡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2345”市民服务热线涉体育健身行业预付费卡投诉同比下降40%;美团交易数据显示,上海地区提供月卡或短期课团购门店已有2000余家(占与美团合作门店的88%),年同比增长85%;交易用户数近200万人,年同比增长73.6%。
本次体育健身行业跨部门综合监管联合检查工作将通过宣贯告知、联合检查、约谈整改、行政处罚四个阶段,在《实施办法》施行一年内,全面推动落实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限额、限期、限次”、经营信息公示、书面告知等规定,推进经营者与单用途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信息对接,推广使用行业合同示范文本,降低行业预付式消费投诉纠纷。
部分图:刘智恒 文:题萱 编辑:唐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