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模型运动可不是玩玩具,而是一项融合了机械原理、电子技术与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运动员通过制作和操控车辆模型,模拟真实汽车的行驶过程,感受驾驶的乐趣。
在竞速类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操控车辆模型在规定的赛道上以最短时间完成比赛,这不仅考验选手对车辆速度和操控的精准把握,还需要对赛道的弯道、坡道等地形有深入的了解和应对策略。
这个项目怎么比?
本次全运会车辆模型团体赛由3名运动员组成团队协同作战。3名队员分别操控1/10电动平跑、1/18电动越野、1/24电动拉力车三款不同车型,各自的赛道上狂飙。每轮比赛限时5分钟,最终以运动员完成的整圈数多少决胜负;若整圈数相同,则用时更短者胜出。
本次全运会车辆模型决赛阶段采用“1轮排位赛+6轮决赛”模式。在排位赛中,运动员发车顺序电脑随机排位产生,以连续最快三圈成绩作为决赛阶段排位。决赛阶段第1轮以排位赛的成绩进行分组,第2轮发车顺序根据运动员在该组中已完成的最好成绩(圈数之和与时间之和)排序,以此类推。
最终,取6轮决赛中的最佳5轮成绩为个人成绩,再以3名运动员的总圈数之和确定团队排名,若圈数相同则比较总时间之和。
三车团体 考验综合实力
本次全运会团体赛中,三款车型分别对应平路、越野、拉力三种不同场景,要求团队成员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平跑选手须善控速度,越野选手经过跳台须稳控重心,拉力选手须精控方向,缺一不可,充分体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这些规则“红线”不能踩!
抢跑:决赛阶段抢跑距离超过2米,涉事运动员该轮成绩扣1圈;若3人及以上同时抢跑,需重新发车,且抢跑运动员调整至最后顺位出发。
套圈不避让:落后1圈的运动员若未在2个弯道内主动避让快车,将予以罚停10秒的处罚,如在被罚停之后再次犯规,将立即取消其竞赛成绩,并责令其立即离开赛道。
碰撞不避让:在竞赛过程中参赛车辆发生碰撞后,肇事车辆若未在2个弯道内主动让出优势,则对运动员提醒1次;如再不执行,将予以罚停10秒的处罚。
车辆模型团体赛不仅是对指尖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团队协作与临场应变能力的挑战。三种“狂飙飞车”在各具特色的赛道中,绽放速度与激情的体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