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航空模型项目于10月14日-19日在广东深圳举行。
“一根橡筋飞上天”的
室内橡筋动力滑翔机(F1D-P)

室内橡筋动力滑翔机(F1D-P)不靠电机轰鸣,仅凭一根细细的橡筋储存能量,比拼的不是绝对速度,而是“谁能让飞机在室内飞得更久”。
F1D-P项目是什么?

室内橡筋动力滑翔机(F1D-P),顾名思义,是在室内环境中进行、以橡筋为动力来源的航空模型项目。本次全运会F1D-P项目的核心特点可以用“轻、巧、静”三个字概括:
“轻”到极致:模型飞机(不含橡筋)的重量不小于3克,驱动它的橡筋不能超过0.3克。
“巧”在细节:飞机的动力来自橡筋的弹性势能驱动飞机螺旋桨,从而在空中滑翔。比赛前,运动员需要给橡筋“绕劲儿”,绕多少圈、力度多大,直接影响飞机的飞行高度和留空时间;飞机的机身、机翼大多用轻木、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制作,为的是尽可能减少空气阻力,延长留空时间。
“静”享飞行:这个项目没有电机的噪音,只有飞机划过空气的细微声响。比赛时,运动员站在指定区域,亲手将飞机抛向空中,之后只能靠橡筋释放的能量和室内细微气流,让飞机持续滑翔——这是一场“人与气流”“能量与重量”的精细博弈。

这个项目怎么比?

以本次全运会F1D-P项目规则为例:
4分钟准备期:选手需要在限时4分钟内给橡筋“绕劲儿”,把飞机调整到最佳状态。4分钟计时结束前,必须抛飞。
10秒定正式飞行:飞机抛飞后,只要能飞满10秒,就算“正式飞行”;如果没到10秒就落地,可以补抛一次——但补抛后不管飞多久,都算“正式飞行”,没有第三次机会。
计时规则:飞行时间从“飞机离手”开始算,直到出现这些情况才停止计时:飞机触地、零件脱落、撞到建筑物且静止超过10秒。
留空时间定输赢:选手在决赛中一共进行4轮比赛,取最好的2轮成绩相加为最终成绩,留空时间最长的为优胜。
合力争胜:本届全运会中,室内橡筋动力滑翔机(F1D-P)与室内遥控空战(P3Z-D)两个项目成绩相加产生1块金牌。两个项目各派出两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并取得相应名次。最终以每队4名运动员名次之和(小则列前)排定顺序,考验团队的综合实力。

F1D-P没有轰鸣的引擎,没有激烈的碰撞,却用一根橡筋、一架轻量模型,演绎着空模运动的优雅静美,它是动手能力的考验,是观察力的比拼,更是耐心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