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次试跳的横杆稳稳落在支架上,广州奥体中心的掌声为上海运动员陆佳雯响起。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跳高决赛中,这位卫冕冠军以1米87的成绩摘得银牌,用四年的坚守完成了从伤病低谷到重返领奖台的涅槃。
从顺利跃过1米87的关键高度,到与湖北选手邵雨琪的激烈角逐,陆佳雯的动作始终连贯流畅,每一次过杆都引发全场欢呼。尽管在冲击更高高度时未能如愿,她赛后的言语中却尽显从容:“虽然没能卫冕有点遗憾,但绝对高度还在,只是技术磨合不够,接下来会边学边训、继续打磨。”这份清醒与坚韧,恰如她当年从市体校起步时,教练刘璐所强调的“心智磨炼”。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离不开带训教练刘璐的悉心栽培与长期深耕。在刘指导带训期间,陆佳雯曾以1米92的成绩夺得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跳高冠军。自她展露运动天赋以来,刘璐教练便为其量身定制系统训练计划,从基础体能打磨到技术动作精修,从心理抗压建设到赛事策略布局,全程倾注心血、科学引领。
如今的陆佳雯,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始终秉持“走下领奖台,一切归零”的心态,将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延续到学业中。这枚全运会银牌,既是对她系统性训练成果的肯定,也是上海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结出的又一硕果。
横杆的高度可以丈量成绩,却无法定义成长的厚度。从19岁夺冠到23岁摘银,陆佳雯用四年时间读懂了坚持的意义。这位从上海走出的跳高名将,正以更成熟的姿态跃过人生的每一道“横杆”,向着新的高度继续攀登。

供稿: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