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体规〔2022〕112号
各区体育部门、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市体总秘书处:
现将《关于贯彻落实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和新修订的〈体育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体育局
2022年8月22日
关于贯彻落实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
和新修订的《体育法》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体育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实施意见》《体育总局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转发的《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我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结合本市体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部署,以宣传和实施《体育法》为主线,以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以提升依法治体水平为导向,进一步提高普法的精准性、实效性,在体育领域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二、明确普法重点,加大普法力度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普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体育领域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加快推进依法治体进程、扩大广大群众对体育法律法规知晓度、提升体育工作者法治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着力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
提高政治站位,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统领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领悟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重点,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纳入党组、各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培训重点课程,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水平。
(二)着力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
在全市体育领域内广泛开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和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加强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强化国家认同感。通过举办宪法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动宪法教育走深走实。认真办好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依托宣传栏、新媒体等平台,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普及宪法知识。
(三)着力抓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
建立健全民法典普法宣传长效机制,宣传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新规定、新概念和新精神,以及民法典和依法治体的关系。举办民法典知识讲座,引导体育工作者既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民法典,同时在涉及组织体育活动、化解矛盾纠纷、签订合同等日常工作中,学会依法开展工作,将民法典的普及始终贯穿于各项体育工作。
(四)着力抓好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
在体育系统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宣传,突出学习宣传党章,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和协调。把学习党内法规列入“三会一课”和党务(纪检)干部培训内容,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制度化。定期组织开展党章党规党纪专题讲座,促进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常态化。
(五)着力抓好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的法规规章的学习宣传
围绕建设“五个中心”、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提升城市软实力等重大任务,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高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点领域,大力宣传地方性法规、规章在推动本市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着力抓好体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学习宣传
积极开展《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反兴奋剂条例》《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上海市体育设施管理办法》《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等体育领域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加强体育领域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相关法律规范的普法宣传。强化宣传普及体育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七)着力抓好安全生产相关政策规定的学习宣传
深入学习宣传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推进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监管服务、高危体育项目安全开放与监管、体育场地设施安全开放等有关文件的学习宣传,加强对制定疫情防控、突发状况、紧急事件应急预案的指导和培训,引导各方责任主体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底线意识和忧患意识,确保体育赛事活动和场所开放安全、规范、有序。
三、把握《体育法》主要内容,完善地方体育法治体系
(一)深入学习贯彻
新修订的《体育法》涵盖了全民健身、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反兴奋剂、体育组织、体育产业、体育仲裁、监督管理等体育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从法律层面上解决了体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重大基础性、整体性问题,对构建完善体育法律规范体系、维护体育发展良好秩序、保障人民体育权益,推进体育改革等目标作出了框架性的制度安排。体育系统各部门要主动学习、率先学习、深入学习,将《体育法》作为体育工作者的应知应会知识,全面把握《体育法》的修订背景、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做到准确理解条文内涵,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落实到位。
(二)完善配套制度
市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快完善地方体育法治体系,按法定程序推进制定《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上海市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办法》,修订《上海市体育赛事管理办法》等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市、区两级体育行政部门及直属单位要加快推进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发展、反兴奋剂、体育组织改革、体育项目管理、运动员和教练员保障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建设,出台一批体育领域标准。
(三)强化监督管理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体育项目开展、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体育市场经营等的监督管理。落实体育项目管理制度,不断提升项目管理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着力提高体育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完善体育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工作机制,充实体育行政执法检查人员配备,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体育行政执法水平。
四、分类实施,强化普法宣传
(一)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
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权由法定、依法行政等基本法治观念,落实并完善党组中心组、基层党组织集体学法和领导干部学法清单等制度。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将普法纳入业务工作之中,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推广,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领导干部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
(二)加强从业人员法治教育
建立常态化学法机制,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相结合。以《宪法》《民法典》《体育法》等法律为重点,开展专题培训,提高运动员、教练员、场馆管理人员、赛事活动组织者等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加强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要求等规定的学习宣传教育,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体育精神、体育职业道德教育。
(三)开展社会大众普法宣传
以宣传《体育法》为重点,找准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制作一批宣传手册、挂图、微视频等普法宣传品,灵活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媒介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融合传播方式,开展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普法活动。充分发挥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行业知名人士等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群众开展普法工作。积极开展体育普法进社区、进企业、进赛场活动。
五、加强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主要负责人要积极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普法领导责任,建立完善普法教育工作机制,重点研究《体育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的具体举措,有序推进本单位、本部门体育法治建设工作。
(二)丰富普法形式
拓宽体育普法宣传渠道,采取“以案释法”等形式,依托全媒体平台加大法治传播力度。积极利用国家宪法日、奥全运会、上海法治文化节、体育宣传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体育普法主题实践活动,提升群众知晓度。
(三)强化工作保障
将法治宣传教育经费纳入部门财政预算,为开展普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将学法纳入干部培训工作体系,将学法守法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述职和考核内容,促进法律法规的更好运用和执行。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