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4-02-06 来源: 上海体育
索引号:AD1311000-2024-006   印发时间:2024-01-29 09:58:48

沪体青202415

各区体育局、市体育局有关直属单位、各相关协会:

现将《2024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本年度青少年体育工作。

 

 

 

        上海市体育局

2024127

 

2024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要点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是实施《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的第一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将紧紧围绕上海体育发展大局,丰富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优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推进体教融合重点工作

(一)强化“一条龙”学校训练管理。着力落实《上海市“一条龙”学校课余训练工作管理办法》,会同市教委完善“一条龙”学校训练竞赛组织管理机制。推动建立“一条龙”学校项目教研组,开展学校教练员培训,加强联合训练督导。搭建专属赛事平台,探索举办“一条龙”学校系列挑战赛,切实加强学校课余训练管理,提升人才培养效益。引导“一条龙”布局学校设置专兼职教练员岗位,让专业的体育力量有效融入学校体育师资队伍。

(二)积极服务学校体育发展。鼓励各区体育部门结合学校“一条龙”项目布局,推动体校、社会俱乐部和普通学校合作办训,选派专业教练员进校园,充分利用学校生源和教育资源,广泛开展青少年训练。会同市教委启动实施学校体育教师公益培训千人计划,开展教练员、裁判员资质培训,提升体育教师专项教学能力。会同市教委共同举办“青少年健身公益开放日”活动,倡导市区两级公共体育场馆以及体育社会组织向中小学生公益开放。结合年度国际国内大型赛事,鼓励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或优惠学生票,让上海丰富精彩的高水平赛事成为学校体育的第二课堂。

(三)全力办好上海市学生运动会。会同市教委做好2024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竞赛规程研制工作,以学运会为契机,着力选拔优秀体育人才,积极推进项目校园普及,营造良好青少年体育氛围。围绕上海竞技体育发展需求,将跳水、自行车、花样游泳、体操、现代五项等上海优势项目,皮划艇、赛艇等水上基础大项,霹雳舞、滑板、攀岩、壁球等奥运新进项目纳入中小学组。会同市教委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有效合力,共同组织好大学组、中小学组、中职校组各项赛事,全力举办一届上海青少年体育盛会。

二、着力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一)推进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以暑假为重点,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引导各区体育部门积极做好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寒托班)体育培训课程配送工作,丰富配送项目,提升配送质量,做到应配尽配。普及开展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拓展青少年体育社区配送,切实提升机构动员度、社会宣传度、家长知晓度和青少年参与度。推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学健身指导普及活动,提升青少年科学健身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

(二)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举办第六届MAGIC 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丰富赛事内涵,贯通全年赛季,深化校园互动,拓展长三角交流。精心打造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做大做强市少儿体育联赛,全面开展“奔跑吧少年”青少年体育主题四季活动,举办“庆六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公益开放日、小伙伴快乐运动等青少年体育品牌赛事活动。以暑期为重点,动员社会各界积极举办各项赛事活动,掀起假期青少年体育参与热潮。鼓励各区积极打造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一区一品”,提升青少年本土品牌赛事影响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快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推动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有效提升行业管理水平,拓展服务学校体育发展,加强长三角交流互动。支持推进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依法依规申请办理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许可。推进命名本市首批等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加强培训指导,促进规范化发展。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专业支持,积极推荐参与“素质教育优质课程进校园”。整合青少年体育社会场馆资源,探索创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丰富青少年体育活动选择。

(四)强化青少年体育精神培育。突出以体育人,充分挖掘体育育人的多元价值,继续开展“我的冠军老师”——优秀运动员进校园等青少年体育文化活动,大力传播项目文化和海派体育文化。围绕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注重仪式教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

三、持续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一)夯实后备人才阵地建设。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要求,结合上海实际,对40家新周期国家体育后备人才重点高水平基地、高水平基地、一般基地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年检标准,定期开展考评,促进三类基地建设上台阶、上水平,着重突出重点高水平基地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引领辐射。加强对新周期本市青少年高水平运动队的过程管理,制定发布考核实施细则,加强分级管理,推进以评促建,引导运动队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发挥训练衔接作用,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二)深化三种模式办训改革。着力推进区级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试点建设,指导各区走训式体校向青训中心转型发展,扩大开放办训,加强科学训练,重点建设35个区级青训中心复合型示范团队。加强对学校青少年高水平运动队的课余训练指导和监管,建立相关学校校长中心组,聚焦重点项目和优势布局,进一步夯实后备人才储备。结合奥全运、全国智运会项目发展趋势和特点,完善建设标准,制定评审方案,评定新一轮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培养基地”和“青少年智力运动培训基地”,引导社会力量规范参与后备人才培养。

(三)提升青训科学训练水平。修订完善《上海市青少年学生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扩大选材范围,加强规范管理。推进运动员选材育才智慧化平台建设,以强化青少年基础体能训练为切入点,探索运用数字化、智能化训练监控服务管理平台,加强引导科学训练,推进市区两级联动。推进设立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育才工作示范点,提高选材精准性和育才成功率。修订完善奥全运项目青少年运动员二线测试标准,强化体能要求,增加一线运动队选材测试核心内容。整合梳理二线招生视野以外的在训青少年运动员信息,挖掘潜力,探索组织跨项选材。

(四)促进一二三线有效衔接。继续加强39个奥全运项目中心教研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明确重点任务,加强一二三线交流协作。强化青少年训练督导,完善专家团队架构,建立系统化训练督导机制。制定《上海市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寒暑假训练营管理办法》,会同一线训练单位积极做好优秀苗子寒暑假和周末集训,优化选拔标准,提升集训质量,提高成材率。对接奥全运逐步促进青少年训练工作改革,调整部分项目青少年最高级别比赛参赛年龄要求,完善非沪籍运动员参赛政策。

(五)加强青训教练员队伍建设。开展本市青训教练员队伍现状调研,结合问题导向,制定培养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分类指导。优化青训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完善年度培训计划,以体能训练、科学训练为重点,加强分层分类培训,拓展线上培训平台,引进高校体育类专业精品课程,重点提高教练员科学训练素养。加强对“青训名教练工作室”的过程管理和考核监督,引导工作室加强复合型团队建设,发挥名教练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老中青”教练员传帮带。  

(六)优化青少年体育竞赛组织。应对竞技体育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制定上海市第十八届运动会竞赛改革方案,出台《上海市第十八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做大做强本市青少年体育精英系列赛,增加射击、跳水、自行车项目,探索打造系列赛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规范青少年体育高水平赛事组织,继续开展年度青少年体育重点赛事申办和评估工作,修订《上海市参加全国青少年最高级比赛选拔组队和经费补贴管理办法》。积极应对体育总局有关运动员等级管理的政策调整,着力完善本市青少年运动员等级认定和授予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规范管理。进一步整合各市级单项协会开展的青少年公开赛、邀请赛、交流赛等功能性赛事,加强规范指导,提升办赛水平,切实发挥比赛竞技作用。探索打造长三角区域青少年品牌赛事,加强青少年体育交流。

(七)完善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管理。持续强化青少年体育赛风赛纪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抓好裁判员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纯洁干净的竞赛环境。推进落实《上海市青少年训练反兴奋剂工作指导意见》,构建完善青少年训练条线反兴奋剂工作体制机制,引导青少年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绩观,维护上海体育良好形象。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