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印发《2025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5-03-12 来源: 上海体育
索引号:AD1305000-2025-038   印发时间:2025-03-03 10:27:20

沪体群202539

各区体育行政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2025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体育局

2025228

 

 

2025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第十五届全运会举办之年。上海全民健身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全民健身城市环境,为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健康上海作出更大贡献。

一、建好市民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

1全力做好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落实2025年市委、市政府体育类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0个,新建和改建市民健身步道70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500个、市民(职工)健身驿站58个、市民运动球场130片(其中羽毛球场100片)、长者运动健康之家20个,确保全民健身公共资源拓展工程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推广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国家试点项目并将符合本市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建设标准的项目纳入扶持范围。到2025年底,本市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基本实现街镇全覆盖。

2会同相关单位推进健身设施进商务楼宇,将运动休闲服务纳入本市商务楼宇更新提升行动,支持各区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增加商务楼宇健身场地和运动休闲服务。会同市总工会建设职工健身驿站,拓展职工健身场地。

3会同市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区建设体育公园,做好体育公园信息填报和督促工作。在各区持续打造都市运动中心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

4会同市民政局推进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不断提高各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5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开展国球进社区、进园区、进公园活动,在社区、园区、公园等处配建以乒乓球台为主的全民健身设施。

6开展新一轮体育消费券配送,制定实施2025乐动上海体育消费券发放工作方案,完善来沪动|健身地图平台,全年招募超800家定点场馆参与,加大体育消费券宣传,做好运营管理和效益评估,营造体育消费良好氛围。

7加强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提高体育场馆使用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工作,保障法定节假日、全民健身日等重点时段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平稳有序。会同教育部门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开放。

二、办好市民身边的全民健身活动

1办好2025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制定城市业余联赛规程总则,构建完善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办好一区一品”“一街(镇)一品和群众三大球、冰雪运动等特色赛事,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办赛,满足儿童青少年、职工、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农民、军人、在沪外国友人等各类人群的体育参与需求,推动赛事活动进商圈、进景区、进街区。指导涉农区举办乡村品牌赛事活动。

2组织参加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广泛开展面向市民的我要上全运活动,展现上海全民健身风采。

3牵头举办第五届长三角体育节,会同江苏、浙江、安徽组织开展长三角体育节有关赛事活动。

4办好上海市社区健康运动会、全民健身日和体育宣传周等特色活动。

5促进武术、智力运动、科技体育等非奥项目发展,加强非奥项目扶持和人才队伍建设,参加国内外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加强非奥项目反兴奋剂和赛风赛纪管理。

6组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动员更多市民参与,提高活动覆盖率。

三、完善市民身边的科学健身指导

1深入实施运动促进健康行动。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局、市总工会、市残联等推进落实新一轮运动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体医养融合发展,满足市民多样化的运动健康需求。推进社区运动健康中心、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智慧阳光康健苑等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构建更加完善的运动健康服务体系。

2深化体医融合,支持各区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开展运动处方研究,探索设立与科学健身相关的特色门诊,支持杨浦区创新试点运动干预门诊,培养运动健康师等专业复合型人才。

3完善体育服务配送,升级体育服务配送信息平台,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推进科学健身讲座、健身技能培训等公共体育服务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园、进楼宇、进企业、进单位,帮助更多市民掌握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

4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化、年轻化,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服务和激励机制。

5持续开展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在全民健身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办好上海市科学健身指导体验周等特色活动。

6依托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开展运动促进老年人健康跟踪研究。完成《2024年上海市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发展报告》。出台《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服务规范》地方标准。

7开展2025年全国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与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做好常态化体质监测工作,在市民体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升级完善科学健身指导平台,进一步加强各区体质监测站点指导和评估,更好发挥各级体质监测站点的科学健身指导作用。

8制定实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与服务规范》《市民体质测定服务规范》地方标准。

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1做好全市和各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评估总结;按照体育总局要求和上海体育十五五规划编制总体安排,研究起草《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62030年)》草案,做好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和修改完善等工作。

2发挥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促进体育与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养老、绿化等领域融合发展,加强体文商旅展联动。

3按照体育总局安排,做好四年一度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有关评选表彰的申报工作。

4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支持各级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社区体育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发挥作用。加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指导各区争取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街镇全覆盖。

5做好全民健身发展指数(600指数)评估,发布《2024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开展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监测评估工作。创新试点运动积分,完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

6全面落实本市和各区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完成《2024年上海市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评估报告》。

7加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营造和谐安定的全民健身社会环境。

8积极开展长三角区域和国内国际全民健身领域交流合作。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