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练艺术体操,总比整天盯着手机玩游戏‘瞎掉眼睛’,好上100倍吧!”坐在曹杨第二中学体育馆看台上,刘先生边观看女儿的比赛边介绍,“孩子今年读小学两年级,这是第一次参赛。我们当家长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希望孩子多运动,身体更健康!”
《奔跑吧·少年》2021年第三届长三角艺术体操俱乐部杯赛日前鸣金。来自沪苏浙的350多位青春美少女携手体验艺术体操之魅,在看台上观赛助威的家长们演绎“陪伴是最好的爱”,阖家欢度“运动版”中秋佳节。
独特魅力赢得家长认可
这个夏天,中国艺术体操队在东京奥运获得集体项目第四名一举创下境外参赛最佳战绩,上海艺术体操队在陕西全运呈现精彩表演。除了国际、国内顶级赛事受到热捧,这项“最美体育运动”也在上海基层展现惊人的市场活力。
图说:中国艺术体操队在奥运会、上海艺术体操队在全运会的集体项目比赛中,都有出色表现。
吾家有女初长成,艺术体操舞翩跹。艺术体操是一项将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和体育运动结合的体育项目,被称为“地毯上的芭蕾”。赛事组委会委员、艺术体操国家级裁判顾倩认为,越来越多的申城家长,认同艺术体操运动蕴含的教育、美育和体育价值。她说:“艺术体操不仅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在发展柔韧性、力量、协调性和身体灵巧性的同时,还能提高艺术素养和美学造诣,涵养内在气质。”
350多人,参赛选手人数创下沪上艺术体操青少年赛事新高——算上教练、领队,这个小众项目在中秋节三天先后吸450多名参赛者,艺术体操在上海的热度让人刮目相看。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体操运动中心副主任陆叶,很欣喜看到“青训蛋糕”变大。
图说:执裁比赛的裁判员负责为参赛选手打分。
图说:参赛小将刘思玥赛后和教练合影。
“这次很多参赛队员,来自上海社会办训的艺术体操俱乐部,可能水平还不是很高,但只要能吸引更多孩子参与,对项目发展就是好事。”她认为,未成年人从事体育运动,关键的是监护人的意见,“这也说明,上海家长很识货,基本认可艺术体操有助于女孩优美体态、优雅气质的养成。”
就读于静安区科技小学的刘思玥,在小学一年级被基层教练选中,进入艺术体操公益兴趣班。刘思玥父亲的想法,或有很强的代表性:“练习艺术体操,能让女儿打好身体基础,体质更健康;再说,中考体育分值未来逐步提高,孩子掌握一门体育技能,有啥坏处?”
社会办训激发市场活力
这次比赛,有很多金发碧眼的外籍女孩参赛,她们身姿挺拔、动作流畅,给人感觉耳目一新,也让比赛增添“国际范儿”。笔者翻看秩序册发现,除了少体校、学校等形式的参赛队,社会俱乐部组队成为一大亮点。这些外籍参赛女孩,分别来自美乐国际体操俱乐部、上海贝拉、Bodylab、Halo等艺术体操俱乐部,带训她们的也都有身材颀长的外籍教练。
与此同时,上海本土的艺术体操俱乐部,阵营更为强大。申城一枝独秀的上海DF艺术体操俱乐部分成4队出战,领队、教练和参赛队员总人数恰为100人,人气十足。此外,上海青浦区熠动艺术体操俱乐部的小选手,敏捷身手也让人刮目相看。
“作为三线的区级传统业余体校的优势,可能是师资力量比较专业,更注重向二线输送人才;社会俱乐部的机制更灵活,把普及放在第一位。”长宁区艺术体操队教练王莉认为,在普及层面社会俱乐部有优势,“少体校训练时间是周一到周六,孩子放学后过来训练2个小时,周日我们教练休息;很多艺术体操俱乐部只在周末搞培训,比较符合市场需求,渐渐把人气做出来了。”
图说:选手、教练和家长们,用参与运动的方式欢度中秋节。
上海体育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目前已形成普通学校办训、传统体校办训、社会力量办训三种模式协同的培养体系。以艺术体操为例,越来越多的俱乐部在做好普及之后,也需要更多类型多元的专业赛事来检验训练水准,强化互动交流。
茱莉娅·加布里埃拉是上海贝拉艺术体操俱乐部的参赛队员,她的父母全程在看台上观赛。谈及这次比赛,身高接近190厘米的父亲竖起大拇指:“真没想到,上海有那么多女孩参与艺术体操训练,比赛组织也很专业,甚至比我们在欧洲的青少年赛事规模更大,也更规范!”
孩子在地毯上展现曼妙身姿,家长们在看台纷纷变身:有人客串临时教练整理队形,有人带着三脚架担任专职摄影师,更多人为每一个女孩的表演鼓掌助威。这一刻,家长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是对赛事组织以及这项运动最大的肯定。
社会主体把握发展机遇
在东京创下海外参赛最佳战绩的中国艺术体操队中,刘鑫、郭崎琪都是上海队培养输送的优秀选手。上海艺术体操队主教练黄乙君、领队张秋萍也到现场考察选材,她们表示:“相比其他项目,艺术体操的欣赏性更强,更时尚,更优雅,需要小队员们平时积极训练,也需要家庭氛围熏陶,理解什么是艺术体操的美。我们当然希望这个项目有更多人参与,在上海发展越来越好。”
近日颁布的《上海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深入推进学校体育“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优化运动项目布局,完善课余训练制度;同时,大力建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引导体育社会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专业支持,制定体育社会组织进校标准,加强管理和评估考核。
尤其在当下学校“双减”大背景下,需要社会各界把当下文化课的“减”顺势而为成体育、艺术的“加”。这时候,青少年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等社会资源,帮助孩子们在放学后更好更专业动起来,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东京奥运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主任缪仲一曾谈及艺术体操运动的推广普及发展思路:“每次奥运会,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精彩展示,是这个项目推广的最好时机。艺术体操这个项目很美,但在中国还很小众,但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参与。在北京、上海,艺术体操俱乐部像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下一步中国体操协会将把握契机,让更多人了解、热爱并参与这个项目。只有市场化的普及做到位,我们才有源源不断的青训力量,这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才有根基。”
赛事组委会主任、优艺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总经理、复旦大学体育部副教授尤玉青认为,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家长认可艺术体操运动,也让这项运动的土壤浸润更多养分。“青少年是艺术体操的参与人群主体,行业协会、社会俱乐部和学校等,都是推广普及的重要力量。随着参与的孩子、支持的家长越来越多,我们也希望搭建更多艺术体操的赛事交流平台,让社会俱乐部展示办训成果,也给孩子们提供更多快乐参与、锻炼提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