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2014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及《2014年上海市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发布
2017-11-29 来源: 上海体育

12 月 30 日,上海市体育局发布《2014 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及《2014 年上海市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两项公报显示,上海市民体质第三次领跑全国,继 2005 年、2010年两次“夺冠”后,再度蝉联国民体质“大金牌”。同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较 2008 年有大幅上升。

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2014 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 107.91,高于 100.54 的全国平均水平,超过 2010 年的水平。其中,男性人群 106.23,女性人群 109.54,乡村人群 109.89,城镇人群 107.27,均列全国第一;体质达标率同样创历次监测最好水平,为 95.8%;体质优秀率有所增加,市民体质持续保持良好水平。自 2000年至今,15 年来上海市民体质水平稳步提高。

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从 2008年至今,上海市民体育锻炼的参与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有大幅上升,达到 38.4%(含儿童、青少年);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目的明确;公共体育场所在市民体育锻炼中发挥重要作用;市民体育消费水平有所增长。

2014 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由市体育局、市教委、市卫计委、市科委、市民宗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委、市统计局、市总工会 10 个部门共同完成。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首次由市体育局与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联合开展,依托专业力量对全市专项工作进行客观评估。

本次监测和调查工作均在完成国家 6 个区样本采样任务的基础上,扩大抽样范围,覆盖全市 17 个区县,样本总量分别达到 60414 和11900 人,调查结果客观、真实地反映全市实际情况。将两项调查结果结合起来看,体育锻炼人数的增加和市民体质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强烈的内在逻辑关系。

在监测和调查中,仍然发现当前市民体质状况和健身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肌力下降,成年男性超重率、肥胖率继续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人虽然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少,但达到经常锻炼的比例却较低;市民科学健身本领不强,项目单一,专业指导不足;体育消费比例失衡,侧重于“实物型消费”等等。其中,超重肥胖和肌肉力量的下降已经成为各年龄段市民的普遍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对抗型体育项目在老百姓中的受欢迎程度仍然较低。监测发现,“健步走”仍是市民体育锻炼的首选,特别是 20 岁以上的人群中,68.1% 的锻炼者最爱“健步走”。

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工作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工作是国家定期开展的全民健身方面的抽样调查工作。2014 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样本为3 ~ 69 岁常住市民,监测指标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其他身体指标。2014 年上海市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样本为 6 周岁以上上海市民,调查指标为参与锻炼的人数和经常参与锻炼的人数;锻炼的项目、地点、形式、指导;体育消费;锻炼的动机和障碍。

国家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其根本目的在于观测国民体质和运动参与的变化情况,迄今为止,4 次国民体质监测和 2 次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实施以来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体育工作、体育政策的调整提供基本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