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受到广泛关注。《规划》在全国率先出炉,上海被业界专家视作排头兵和先行者,体现了这座城市引领国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态度。
“《规划》基本明确了‘十四五’甚至更长跨度上,上海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路径和模式。作为致力于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上海,这既是贡献,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作为国内最权威的体育产业领域专家,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黄海燕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进一步解读《规划》中关于上海体育产业的内容。
指标是客观和保守的
上海体育“十四五”主要指标共12个中,有4个体现在体育产业板块: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比2020年翻一番;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0%左右;人均体育消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大于等于4%;年度重大体育赛事经济影响达到200亿元左右。
在黄海燕看来,这些发展指标既是客观的,也是保守的。“拿体育消费来说,截至2019年底,上海人均(体育消费)2849元,已经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1%。我认为‘十四五’期间,还会迎来爆发式增长,体育消费就是未来上海体育产业最大的红利。”“再看《规划》中提到的(年度重大体育)赛事经济影响达到200亿元,上海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如此宏大目标的城市,要为上海点赞。事实上,若非突如其来的疫情让F1等重大赛事遭受影响,今年上海的这一指标就能超过130亿。”
黄海燕欣喜地表示,上海的体育消费极具特点,“我们在连续四、五年对上海体育消费进行调研后,我们发现上海老百姓的体育消费需求不但旺盛,而且多元化、个性化。在上海,再小众的体育消费供给都能做得起来,就比如冰雪项目,不但本市的相关运动场馆生意兴隆,甚至你到北方的滑雪场,都能看到很多上海人的身影。”
上海作为“桥头堡”已占得先机
黄海燕认为,《规划》对上海体育产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这个城市本身的地位和定位带来的。上海始终立于改革发展的潮头浪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在中国体育产业领域,上海具有同样的特性。”
但如何把握机遇,更考验城市的软实力,这从《规划》中指明发展方向的三个“化”——集聚化、融合化、品牌化,就可见一斑。
集聚化,体现在上海在部分区域内,以集聚的角度来推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目前在上海,体育产业已经对部分区域经济贡献占比很大,比如虹口区,体育产业占到地区GDP的8%,崇明区和徐汇区也都已经在5%左右。在那里拔地而起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产业园区、体育产业带等等,都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最佳案例。”黄海燕说。
从融合化来看,体卫融合、体科融合、体旅融合等,早已成为上海体育产业多赛道发展的广泛共识。黄海燕告诉记者,上海从几年前开始就率全国之先,建立体育赛事评估制度、定期发布体育赛事评估报告。通过一系列调研发现,上海每年举办的重大赛事,对餐饮、娱乐、交通、住宿、旅游等城市第三产业的影响,对进一步发挥“城市会客厅”功能,对集聚发展体育产业以及吸引关注度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此外,体育+医疗卫生也是未来疾病防控的一个趋势。“上海的‘体卫融合’事业未来将进一步走向规范,为体育和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也为慢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黄海燕说。
再有就是品牌化。上海这座城市早已形成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的“码头效应”,“很多国际体育品牌、国内体育大牌或进驻上海,或通过上海走向全国市场、全球市场。举个例子,京东体育的相关负责人曾和我开玩笑说,‘我们公司虽然在北京,但我们90%产品品牌,总部都设在上海。’”” 黄海燕表示,未来上海还将进一步放大对全球知名品牌、明星企业、世界顶级赛事的吸引力。
竞争者的决心不容小觑
在黄海燕看来,《规划》对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定位很精准,设定的目标也很清晰,但同时也正视着挑战和竞争。
比如《规划》中提到,上海体育产业还存在结构不尽合理,市场配置体育资源的作用未充分发挥等情况。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对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场馆服务业等带来较大影响。除了直面挑战和困难,黄海燕认为,同时也要看到竞争者的决心,“目前成都、深圳等城市都意识到体育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投入了大量资源布局体育产业,推出一系列意在‘弯道超车’的举措。上海体育产业,还需加速前进。”